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记者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获悉,本次大会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线下参观人数突破30.5万人次,全网流量超23.6亿,较上届增长21.6%;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产品亮相;大会共签约32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50亿元,达成意向采购金额162亿元。
上海市经信委在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发布了《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即“人工智能12条”),提出要发放6亿元算力券、3亿元模型券、1亿元语料券,以真金白银从算力、数据等方面给予人工智能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
记者注意到,“人工智能12条”明确,上海要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方法和工具、新一代通用人工智能、智能芯片、具身智能、智能软件、脑机接口、智算系统等重点前沿方向的技术创新,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30%、最高5000万元的支持。
此外,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多方在闭幕式上发起成立上海市人工智能CVC(企业风险投资)基金,首期总规模30亿元。
上海首形科技创始人胡宇航两个月前刚刚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他走上了闭幕式的演讲台,此前,他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仿生机器人睁眼、缓缓微笑”视频爆红,“去年,我还是一名博士生,今年已经是一名创业者”。据悉,胡宇航的论文在今年大会上获得了“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提名奖”。一个月前的6月26日,他的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
“过去几天,我有幸参与青年科学家思辨沙龙、青年菁英交流会等各系列活动,每天的议程都非常紧凑,今天上午还在闭门会议中和专家学者们讨论AI的困局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胡宇航说,通过这次大会,他感受到中国AI领域正在持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极具潜力的青年学者。
今年令他感受最大的变化是具身智能的快速演进,“去年仍然依赖移位器的人形机器人,到今年大多数已经能够完成独立行走,并且在展览、零售、接待、家务、物流分拣等场景常态化的部署”。
他认为尽管当前具身智能的范式仍未收敛,很多还在探索当中,模型不稳定、有幻觉、具身智能数据存在瓶颈甚至还有些噪音,“有些人不看好具身智能,认为人形机器人是一个伪需求。但技术突破和商业化发展正在变得日益清晰,在这过程中我们尤为需要开放、活跃、耐心的生态,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为我们提供了技术交流和产业对话的平台”。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天宇优配-天宇优配官网-配资官网开户-宁波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